最近在讀一系列關於高效學習的書,在書店偶然看到了萬維綱老師的「高手學習」(註一),一看就看了一個多禮拜,每每蓋起書,都覺得腦中有許多新思緒竄動。
為了讓這些想法有個落地的出口,決定將我學習到的高手思維心得與新概念,對應到我生活中想解決的五個問題。
對高手學習的第一個疑問:本身專注力強、思考容易一股腦直線到底的人,要怎麼樣提升自己的創造力?
如果在適合的環境,我是個很容易專注的人,對我而言,挑戰在於我無法很快連結、創造,常常一條邏輯通到底,沒有空間讓腦袋中的子彈去飛一會兒。
《高手學習》中提到的概念是「預設模式網路」,就像休眠的電腦,沒有在使用的時候,電腦還是會維持最低限度的運轉,而我們的大腦一天平均有46.9%的時間都處在這樣的狀態。
在這樣的狀態下,大腦會掃描過去的記憶,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暢遊,把不同的想法連結起來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「創造力來源」。
而怎麼樣訓練大腦到達這種狀態呢?老師書中提到的概念是「積極的、有建設性的白日夢(positive-constructive daydreaming, PCD,註二)」。
白話來說:讓大腦在一個放鬆、正面的狀態下去自己跟自己閒聊,不管是散步或是做手工藝,重點是讓大腦自動調整到「預設模式網路」,讓它自己去跟過去連結,得到新想法。
高手學習中,萬維綱老師提供的另外兩個小方法
另外老師提到的兩個方法是:「小憩一下」和「假裝自己是別人」,以前我很少午睡,後來發現中午休息十五到二十分鐘,對於下午提振精神很有幫助。
而在卡關需要新想法時,角色扮演猜題是很有效的練習,做完簡報PPT後,會反問自己:「如果我是老闆,我會說什麼?」或是「如果今天是跟理(文)科生辯論這個題目,他們的角度會是什麼?」
我很喜歡老師的篇章小結:善於用腦、思考的人跟其他人的差別在於,他們能夠切換的狀態更多種,可以守備、修復、攻擊或殺戮,而且在不同狀態切換的速度可以非常快。
如果你像我一樣是比較熟悉集中思維的人,可以先學習創造生活中放鬆的空白時間,讓子彈飛一會兒,太過用力反而對創造沒有什麼幫助。
對高手學習的第二個疑問:高手學習中認為成功的創作者的共通點是什麼?
近幾天看到科技島讀宣布五月底停刊的消息,讀者紛紛轉發感概,值得追蹤的頻道又少了一個。
我想,能夠讓讀者「懷念」的創作者是最令人敬佩的,因為代表他們跨過了單純的知識供給,而是創造了一個讓人願意追隨的理念,雖然六月就無法再看到科技島讀的文章,但相信「這一次做掌握趨勢的人」的理念會深根在人們的心中。
在Facebook上有一個很經典Elon Musk的分享,觀眾問:「你會想給所有創業家什麼樣的鼓勵?」他回答:「如果你需要鼓勵,不要成為創業家。(if you need inspring words. Don’t do it.)」(註三)
我覺得書中傳達的原則是一樣的,能支撐創作者長期產出的是他們能夠施展自己的「理念」,而不是為了產出能夠流傳永世的作品。外在的激勵可能有短期的效果,但要走得長久,內在的驅動力是最關鍵的因素。
補充一點關於創作之「道」想法
這種創作之「道」的態度,我覺得⟪唯一的觀眾⟫(註四)這本書裡面的註解很精闢:「你創作,應該是為了滿足你自己個唯一的觀眾,不要問別人喜不喜歡,而是自己喜不喜歡。」創作,最大的回報是,你有個想法,然後你親自實踐了那個想法!
創作這回事,如果曲高和寡,也無仿,至少還有自己這個觀眾;反之,如果萬人空巷卻只是曇花一現,我寧願選擇後者,因為想做一件事,並做出來的過程是無可比擬的。當然,如果能夠接收到掌聲和實質的鼓勵,對於創作者而言,就是伯樂遇知音,其樂無比了。
對高手學習的第三個疑問:我們該怎麼樣學習,才不會讓自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被取代?
老師在書中分享的是「輸了現在卻贏得未來的真功夫,才是真功夫。」
以前學習目的明確,就是要拿到高分,在乎的是一套一套既定的招式,希望用最短的時間內熟練,然後繳出漂亮的成績單,但學了就忘,別人問了也說不上來,只有在成績單揭曉的那一瞬間有些許成就感,看了書才知道這可以歸屬到心理學中的「凋零效應」。
如果快速給學生灌輸一些知識,的確會讓他們迅速獲得一個成績優勢,但是後勢保持不了多久,就會凋零,原因是別人終歸也會學到那些知識,這些標準化的封閉式知識沒有連結,無法創造複利效應,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也沒有幫助。
把差距拉開的秘訣:開放式技能
而會讓我們跟其他人拉出差距的是「開放式技能」,例如解決陌生問題、論證思辨、刻意練習、刻意吸收等,而這些技能都無法一蹴可幾,「慢」是它們的共同點。
以前很羨慕那些被稱讚「學得快」的人,因為在腦袋中已經有一個偏誤是,學得快就等於聰明的人,看完這篇後,開始洗腦自己,一個人學習東西的快慢,不能拿來判斷這個人的能力。
日日精進,並完整掌握一項技能的慢功夫,才是讓自己擁有底氣、不被取代的最佳捷徑。
對高手學習的第四個疑問:大家會羨慕的那些聰明人(例如這本書的作者萬維綱老師),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到底在哪?
第一個是對於求知的標準
老師稱為當前科技理解(current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),除了上網跟Google搜尋,跟專家請益等,應該是去了解「目前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什麼」。
因為人有各式各樣的認知偏誤,就算不全盤相信科學,但至少藉由當前的科技理解,我們可以掌握這個問題人類的基本觀點和立場。
第二個是求知的態度
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找一個答案,而不是一個「做研究」的意識,書中的定義是:用可靠的方法獲取資訊、找到答案、做出自己的判斷,就是做研究。
要做好的研究,我們需要能準確搜尋、判斷資訊的可信度,再來的階段是「了解符合當前世界觀的科學理解」,而要想更出類拔萃,我們需要進一步知道學術界對這個理解的爭論是什麼。
所謂聰明人的高端視角:在於我們對這個世界運行的模式和認知工具有充分的了解,並能用科學驗證過的例子加以解釋。
用一個淺白的例子說明
一般人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想得是「逢低買進、逢高賣出。」
高階一點的會去參考各公司的公開資訊,如財報、法說會或市場估值,選擇是否長期投資。
而更高竿的玩家是去了解行為金融學,思考目前各國政治、經濟法規對於各產業商業模式的影響,了解人在做投資決策的認知偏誤,搜尋可靠的內線消息,在市場還在猶豫的時候,提早佈局,主動出擊。
對高手學習的第五個疑問:我們如何確保自己能夠吸收一本好書的精華?
做筆記,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。一本充滿著註記的書,是對作者最好的稱讚。
好書之所以要讀兩遍,第一邊讀是為了陷進去,第二遍讀是為了跳出來。第一遍我們的頻寬都用來理解作者的思想,只有當我們讀第二遍的時候,我們才能氣定神閒的發表意見。
這完全就是我在看這本「高手學習」的感想。覺得腦中有好多新的刺激源,想要逐字慢慢消化吸收。
如果你對於「如何高效學習」也有興趣,歡迎幫我文章點個讚,我會努力生出第二遍的感想,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