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遷總是輪不到你嗎?那你可能犯了職場常見的3大誤區

最近一次更新於
目錄

無法升遷第1大誤區-Work Hard,老闆一定會看到我

不,老闆太忙了,真的沒時間看這個。Work Smart, not work hard.

剛開始工作時,花了兩個多禮拜完成一項任務,呈給老闆看時,心裡充滿了成就感,想說搞不好還有機會被誇一下;工作五年後了解到:抓準老闆心中的痛點,產出的價值越高,花的時間越少,才是長久的生存之道。

苦勞嘛,人人有,隨著時間流逝,很難爭取到其他的權益。而功勞(價值)這種事,靠得是自己持續的有效輸出和表達。

確切來說,隨著工作時間越長,要越能掌握80/20法則(又稱為帕雷托法則 Pareto Principle),在最短的時間內,盡可能地完成七八成的價值,如果還有剩餘的時間,再做優化的部分。

要成為讓主管放心的左右手的口訣:重要的先做、時時有產出、定期做回報。而其中有一個核心的訣竅是資深工作者很少說出口的,叫作「超出預期」,盡可能超出主管原本的期待,不用多,一點點就好,但一定要正中主管的需求。

無法升遷第2大誤區-一定要有充份的輸入,才能有好的輸出。

寫程式中的一句話很中肯:Garbage in, Garbage out.

先微輸出,再藉由過程,找到需要的核心知識點,才是有效工作的心法。

做一份報告,想要等訪談全部的關鍵利益者,資料收集完成,才開始做PPT,心裡總有一個聲音,我把這件事做完了,我的成果就可以更好,到時候老闆會更印象深刻。

而工作中的大多情況是:更多的輸入,未必會換來好的輸出;而好的輸出,也不見得需要更多的輸入。大多數在職場高效的工作者,懂得先微輸出,來反饋更好的輸入。然後用對的輸入產生更好的輸出。

知名的學習之神史考特‧楊(Scott H. Young)在他的著作《超速學習》中提到的「費曼學習法」,是目前公認的高效學習法,主要包含四個步驟:

(1) 選擇(輸出):把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,所有相關的訊息都寫下來,包含理論、思維、發展、技能等,再用簡單的方式對完全不懂的人說明。

(2) 發現(反饋):在過程中找出不理解、卡住的點,也就是別人聽完會皺眉頭,想說你在說什麼的地方。

(3) 學習(輸入):開始輸入,透過不同的資源來學習,直到腦中卡住的點都能解釋清楚。

(4) 簡化(輸出):將過程簡化成圖像呈現,加上自己延伸的例子,再輸出一次。

無法升遷第3大誤區-要文筆很好的人才能成功寫作表達

職場上,我們大多需要做到的是整合性的輸出,不是創造性的輸出。在商業報告中,學習把話說得清楚、直接、明白,比用許多詞彙和修辭技巧來得更有效。

所謂的整合性輸出,在《高產出的本事 Output to win》當中的定義是,將搜集來的想法、概念與資訊,經過消化彙整,重新「組織」為對方「容易理解」的內容。

這句話的重點有兩個:是一是如何「重新組織」,架構是一個能快速熟練的起步式。

顧問公司為什麼喜歡用框架(Model/Framework)表達,因為他們能短時間內讓人們有效理解,例如: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、「短期、中期、長期」、「情境、衝擊、課題、對策」和「背景、任務、活動、成果」,在大家對於專案背景知識不一致的時候,使用有效的架構可以快速對焦,釐清重點。

第二個是容易理解,身為報告者的我們會一股腦想要分享許多資訊,想證明我們背後下了許多苦功,但現實的是如果主管無法容易理解,那就是白做工。主管在意的是什麼?問題是什麼?能解不能解?專案的成果如何?目標達成率? 如果沒達成,為什麼進度會延遲?如何補救?

以這兩天疫情管控的例子來看,主管想知道的會是這些問題:

過去:我們的員工有多少人確認已經是確執和高危險族群,人在哪裡?

現在:雙北三級管控下,我們辦公室該不該分流、遠距工作?影響人數和範圍是多少?執行後對於前端產線和業務的影響是什麼?

未來:針對不同區域的員工,我們的應變和預防措施是什麼?

升遷
升遷總是輪不到你嗎?那你可能犯了職場常見的3大誤區

延伸閱讀:自學力是未來世代的核心能力, 細數3項未來世代挑戰

免費獲取:
全方位自傳攻略懶人包

更多推薦文章

Scroll to Top